遗址价值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遗址保护 > 遗址价值

一、历史价值

1.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遗址由海昏侯国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遗存构成,遗址内涵丰富,规模宏大,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为研究西汉侯国建城制度、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等提供了全面的历史资料,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

2.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遗址完整记述了西汉海昏侯国的发展过程,真实再现了历史环境,为研究海昏侯国的历史发展提供了实证资料。

3.铁河汉代紫金城城址为汉海昏侯国都城。紫金城城址建造年代明确,保存完整,筑城风格独特,是汉代侯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料。

4.遗址的出土文物内涵丰富,包括竹简木牍、车马、乐器、铸币、青铜器、兵器、漆器等,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汉代的物质文化风貌,提供了一份汉代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全新资料,对完善秦汉历史研究具有重要考古学术价值。

5.昌邑王刘贺于公元前63年(元康三年)由山东分封到豫章郡海昏县为侯,初在今昌邑乡游塘村筑城,后迁至赣江的西部筑城。公元前104年(东汉永元16年)海昏县被拆分为建昌、海昏两县。海昏国被废后消失。遗址考古发现对理清南昌周边的历史文化脉络具有重要作用。

6.根据文献记载,西汉海昏侯墓地处西汉昌邑王(海昏侯)刘贺的封地,历史背景清楚。墓葬中发现的实用真车马陪葬坑出土了錾刻精美纹饰的鎏金、错金银青铜和铁质车马器,与《后汉书·舆服志》所载“龙首衔轭”的“王青盖车”相似。墓园内还发现了多处等级很高的礼制性建筑基址。出土了大量带有“食官”、“脯酹”、“籍田”、“昌邑九年造”、“昌邑十一年造”、“元康三年十月”、“元康四年六月”等文字的漆器、青铜器、印章和木牍。并结合公元前33年汉成帝下诏废除用真车马殉葬的制度和有关海昏侯(昌邑王)刘贺的世系,及出土的刘贺印章可明断墓主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西汉海昏侯墓主人由王到帝,再到侯,其身份的特殊性在我国历史上仅此一例。

7.墎墩海昏侯墓园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内涵最丰富的西汉列侯墓园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墓葬。也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其墓葬本体规模宏大,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对于研究、认识西汉列侯等级葬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二、科学价值

1.西汉海昏侯国遗址所揭示的国都、海昏侯墓葬区、贵族及平民墓葬区的完整布局,在我国的考古学史上还是第一次,是研究西汉侯国历史最典型的大遗址,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2.墎墩海昏侯墓园发现了以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的各类地面建筑基址,具备汉代高等级墓葬所包含的许多重要元素,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的保存较完好、结构较完整、布局较清晰、拥有祭祀遗存的西汉列侯墓园,对于研究西汉列侯墓园的园寝制度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3.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遗址选址科学、合理。海昏侯国充分发挥近水筑城的经验,不仅确保城市生活、生产水源,同时,合理选择滨河台地建城,体现“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思想。既提高城市防护能力,又充分利用岗地间的河道,解决交通之需。紫金城城垣、城门及城内交通等建设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地貌,对自然岗地、水体加以修整形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其选址、建城方式、因地制宜的防御观念,表现出高超的建设科技水平。

4.紫金城城垣在地形基础上采用双城墙、护城河、角台等防御设施形成整体防御体系,是研究早期城市城墙建造技术的重要实例。

5.以墎墩海昏侯墓为代表的墓葬遗址,多方面揭示了汉代的墓葬制度。墎墩海昏侯墓园不仅拥有多座保存完好的墓葬和祭祀设施,还拥有完善的园墙、道路系统及排水设施,共同构成了规模宏大的墓园,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布局最完整,祭祀体系最完备的西汉列侯墓园,对西汉墓制和园寝制度的复原研究具有巨大的价值。

6.墓葬中出土的整套乐器,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众多的伎乐俑,形象的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出土的偶车马特别是两辆偶乐车与实用安车,为西汉列侯的车輿制度作了全新的诠释。也反映了当时的乐器和车辆的制造水平,为研究我国乐器和车辆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

7.墎墩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编钟、青铜鼎、青铜缶、青铜奁等,是文物考古器型研究的重要实证。其中蒸馏器、火锅等为首次发现,为古代酿造技术、饮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和依据。

三、艺术价值

1.紫金城城址北望鄱阳湖,西邻蚂蚁河,所在区域水资源丰富,城内林木葱郁,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环境,保留了选址特征,展现了古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的景象,具有独特的景观艺术价值。

2.墎墩海昏侯墓园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漆器等文物,种类丰富,纹饰精美,造型精美、工艺精良。充分反映了古代高超的制作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于研究汉代艺术风格、纹饰造型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2016年初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年会”上,“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入选了“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十大事件”。

四、社会文化价值

1.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的考古发现不但印证了文献关于海昏侯国记载的史实,而且中展现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历史风貌、园寝制度,其考古成果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核心的真实性价值和完整性价值。

2.古遗址考古出土的一万余件(套)文物,显现了西汉时期高等贵族的生活内容,不仅反映出西汉时期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同时也反映了西汉时期丰富和高水平的文化内容。

3.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使多种古代文献二千年后重现,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内容涉及到《论语》、《易经》、《礼记》等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内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4.墓葬出土的绘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并有记录其生平文字的衣镜,呈现了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形象。不仅是中国首次发现的由漆板与铜版共同构成面板的工艺,更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文化转折的印证。

5.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遗址是地方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当地重要的人文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对该古墓群的有效保护,可以成为开展乡土教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普教育基地,有益于提高公众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文物保护意识。

         6.古遗址是文化资源,也是当地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古遗址的科学考古、合理展示利用,将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