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文旅资讯
文博奋斗者正青春 | 宋涛:坚守初心架起联通文物与大众的桥梁
发布时间: 2022-07-05       点击数:1065

青藏高原东,湟水河之阳。柳湾遗踪处,彩陶天下扬。这里是挥洒青春的地方,也是梦想扎根的地方。

“在青海海东柳湾那一年的经历,奠定了我过去的八年,也将支撑我的未来。”在青海省博物馆文物库房,“85后”宋涛戴着白手套,仔细端详着一件文物。

文物库房研究文物

时间拉回2014年。那一年,宋涛研究生毕业,入职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从县城来到小山村,他没有丝毫落差。当时正赶上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作为馆里仅有的文博专业出身的宋涛,发挥了关键作用。年轻不等于吃不了苦,地处乡村不代表放松自我,他主动负责文物搬运、测量、拍照、数据整理和上传……将馆藏13951件/套文物全部过手了一遍。“过手一遍馆藏文物,我对柳湾遗址和柳湾彩陶有了深刻认识,上学期间埋下的那颗喜欢彩陶的种子在柳湾的沃土上萌芽成长。”宋涛感慨道。

经此一“役”,宋涛胸有成竹,很快就主持完成了全部馆藏文物、标本台账的建立工作,结束了柳湾建馆多年没有完整文物台账的历史。“一普”结束后,他被评为“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个人”。

2015年至2018年,正值脱贫攻坚战关键时期,宋涛被委派至郑家沟村扶贫。“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青海省第一批派驻干部,他和第一书记白天走访群众,晚上学习扶贫政策,完成全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针对不同农户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还为村里办起了养殖场。他与村民同吃同住,脚步踏遍村里每一寸土地,共同达成全村顺利脱贫目标。扶贫之余,宋涛没落下本职工作,抽空继续研究柳湾遗址和彩陶文物,参与编撰的《西北彩陶与遗址博物馆建设》《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河湟陶源·柳湾卷》在2018年底如期出版。

展览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文物研究、区域历史、协调能力等素质的综合考验。对于柳湾彩陶博物馆“江河源人类史前文明”展,宋涛全程参与展览策划、大纲撰写、形式设计、文物展品挑选、布展及宣传、奖项申报等工作,努力终有回报,展览最终获得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作为河洛文明与河湟文明的一次重要交流,宋涛还主持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河湟史前文明——青海柳湾彩陶艺术展”。

青海考古成果展布展

在西宁二中开展讲座

驻村扶贫入户调查

驻村扶贫慰问

出色的工作得到肯定,宋涛的平台也更高了。2020年10月,宋涛借调到青海省博物馆,参与“青海考古成果展”的策展工作。作为青海首次考古成果专题展览,需要总结青海几十年的考古成果。然而棘手的是,展览涉及的宗日遗址、喇家遗址、潘家梁墓地等多处著名遗迹,都没有现成的发掘报告参考。宋涛还了解到,这些遗址发掘的时间比较早,参与发掘的专家大多年事已高,资料的搜集整理颇为不易。宋涛发挥以往攻坚克难的劲头,多次联系对接专家,一点一点挖掘资料,几个月间竟弄通了“青海考古几十年”。“这不亚于撰写一部考古发掘报告”,宋涛说,得益于这些积累和整理,展览完整、准确地呈现了青海考古成果,得到了业内和观众的好评。

如今,宋涛正式入职青海省博物馆已半年。在文物典藏部工作的他,仍然保持以往的作风,努力追求知识的“深”和“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态,去“唤醒”越来越多的文物,架起联通文物与社会大众的桥梁。